2017绿色金融政策

2024-05-19 06:16

1. 2017绿色金融政策

 2017绿色金融政策
                      近日,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家标准委等5部委联合发布的《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确立了“十三五”中国金融业标准化的5项重点工程,其中就有绿色金融标准化工程。下面是我整理的2017绿色金融政策,欢迎大家阅读!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永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金融业如何配合以及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是金融业日后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与此同时,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绿色金融是中国金融创新发展的趋势,是互联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机遇,2017年“互联网+绿色金融”的风口将会持续升级,金融机构将会主动融入绿色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在金融生态链中耕耘绿色金融。
    事实上,早在2015年9月份,国务院就曾发布《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战略。而2016年3月份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设立绿色发展基金”。随后,人民银行等七部委于去年8月底联合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将绿色金融、绿色金融体系上升至国家战略。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全球绿色金融的崛起,得益于中国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资产证券化的高速发展。目前,中国是全球第3个建立了“绿色信贷指标体系”的国家之一,是全球首个由政府支持机构发布本国绿色债券界定标准的国家。包括内蒙古、云南、河北、湖北在内的地方已经纷纷建立起绿色发展基金或环保基金,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和绿色投融资体系的建设。这些发展理念转变、政策支持和引导,将成为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动力。
     那么,如何让金融发展“绿”起来? 
    有学者建议,要在创新产品、构建机制、人才建设上下功夫,切实增加绿色金融供给,助力经济绿色转型。
     《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银发〔2017〕115号)(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了“十三五”金融业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P2P作为新兴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规划之中。
    《规划》强调
    以支撑建设现代金融体系为目标,坚持需求引领、创新驱动、统筹协调、注重实效的.原则,围绕统筹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统筹监管金融控股公司和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统筹负责金融业综合统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强重点标准研制和实施。
    (强调可以看出,金融监管将持续引导惠普金融的发展,让金融支持实体的发展,同时防范金融风险。)
    《规划》确立了
    “十三五”金融业标准化的发展目标。金融业标准体系进一步优化,制修订国家 标准和行业标准110项以上,推动3个以上金融业社会团体发布团体标准;
    金融业标准水平明显提高,科学性、有效性和实用性显著增强;
    金融业标准实施效果显著增强,新发布的重点金融业国家标准开展质量及效益评估的比例达到50%以上;
    金融业标准化机制更加完善,对金融业科学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主导研制金融业国际标准取得实质性突破。
    标准化利于金融行业交流和发展,也便于进行规范统一防范风险。
    《规划》围绕
    标准体系、标准制修订、实施、宣贯、国际标准化提出了金融业标准化 工作的四项主要任务。
    一是建立新型金融业标准体系,全面覆盖金融产品与服务、金融基础设施、金融统计、金融监管与风险防控等领域;
    二是强化金融业标准实施,发挥政府、行业协会、认证机构、企业等各方面的作用;
    三是建立金融业标准监督评估体系,分类监督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实施;
    四是持续推进金融国际标准化,在移动金融服务、非银行支付、数字货币等重点领域,加大对口专家派出力度,争取主导1-2项国际标准研制。
    《规划》立足
    目前金融业发展中迫切需要多部门协同的领域,针对标准制定、衔接配 套以及实施等问题提出了5项重点工程。
    包括:金融风险防控标准化工程、绿色金融标准化工程、互联网金融标准化工程、金融标准认证体系建设工程和金融标准化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此外,《规划》从强化统筹协调、完善政策支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人才培养、发挥基层行业主管部门主管能动性等五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强调强化各部门、各领域之间的协调配合,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大投入,健全完善激励机制等。
    
  ;

2017绿色金融政策

2. 绿色金融的现状

就现阶段发展而言,人们对于“绿色金融”的关注点仍主要集中在银行业,尤其是银行的信贷业务方面,即“绿色信贷”。而从这个角度出发,“绿色金融”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70年代。早在1974年,当时的联邦德国就成立了世界第一家政策性环保银行,命名为“生态银行”,专门负责为一般银行不愿接受的环境项目提供优惠贷款。而2002年,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和荷兰银行,在伦敦召开的国际知名商业银行会议上,提出了一项企业贷款准则。这就是国际银行业赫赫有名的“赤道原则”。这项准则要求金融机构在向一个项目投资时,要对该项目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并且利用金融杠杆促进该项目在环境保护以及周围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现“赤道原则”已经成为国际项目融资的一个新标准,全球已有60多家金融机构宣布采纳“赤道原则”,其项目融资额约占全球项目融资总额的85%。而那些采纳了“赤道原则”的银行又被称为“赤道银行”。在我国的银行业中,现只有兴业银行一家“赤道银行”,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3. 实行绿色金融业务有什么政策补贴

绿色金融,是指在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等领域,对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的统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金融支持是重要一环【摘要】
实行绿色金融业务有什么政策补贴【提问】
绿色金融,是指在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等领域,对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的统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金融支持是重要一环【回答】
对合作银行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库内绿色低碳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单笔最高按照实际贷款本金损失的50%给予合作银行补贴,按照实际利息的50%给予企业贴息;由合作担保机构提供担保的,单笔最高可按照担保机构承担的代偿金额的50% 给予补偿,按实际支付利息的50%给予绿色低碳企业贴息,按实际担保费用的50%给予融资担保补贴。【回答】

实行绿色金融业务有什么政策补贴

4. 绿色金融的定义

绿色金融有两层含义:一是金融业如何促进环保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个是指金融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前者指出“绿色金融”的作用主要是引导资金流向节约资源技术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引导企业生产注重绿色环保,引导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理念;后者则明确金融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避免注重短期利益的过度投机行为。

5. 绿色金融的概念

从理论上讲,所谓“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投融资决策中要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要融合进日常业务中,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通过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引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就是金融机构将环境评估纳入流程,在投融资行为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绿色产业的发展。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快速发展以及能源消耗量的大幅增加,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挑战,实现绿色增长已成为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在各国低碳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绿色金融遂成为全球多个国家着力发展的重点之一。

绿色金融的概念

6. 绿色金融的功能

绿色金融的功能如下:1、绿色金融的基本功能。绿色金融是支持环保产业发展所采取的金融政策与金融工具,从绿色金融所包含的基本金融属性看,绿色金融具有显著的资金积聚、投资导向、信息传递及资源整合等基本功能。2、资本积聚功能。绿色金融的资本积聚功能是指:绿色金融具有汇集资金的功能,即通过绿色金融工具自身的革新、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等,实现储蓄的收入和投资的转化。这样才能吸纳充分的资金实现绿色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3、投资导向功能。绿色金融以资金为导向的作用要求金融机构引导资金流向,即提高储蓄能力使其能够积累更多可转化为投资资本的资源。通过配额控制,可以使绿色融资更具可持续性。绿色金融运用创新性额度控制、利率调节、差异杠杆、补贴担保等手段,使得绿色和污染项目的投资风险、投资回报率和资金可用性发生变化,在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调整的双重作用下,引导资金逐渐撤离污染产业,流向绿色环保产业。4、信息传递功能。绿色金融的信息传递功能是指:绿色金融市场中的价格信号具有反馈各种绿色金融产品投资价值的功能。在信息传导机制的作用下,投资者无需花费成本收集投资信息,便可依据绿色金融产品市场上的真实准确信息,重新制定投资计划。

7. 绿色金融在中国的现状

政策推动绿色金融行业发展
随着国家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的金融业开始改变观念,向“环境友好型”过渡,也逐渐地把绿色金融理念提升到操作层面,近年来在国内掀起了一场“绿色金融”风暴。国家不断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发展绿色金融。

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了绿色金融的定义与分类,绿色金融体系包括了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所有主要金融工具。
绿色信贷为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绿色贷款是最主要的融资渠道,我国绿色信贷规模位居世界第一,近年来,我国绿色信贷规模及占比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2021年末,我国主要金融机构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到15.9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总规模的比例提升到8.25%。

我国绿色信贷分用途来看,47%的绿色贷款用于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26%和12%的绿色贷款分比用于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

绿色债券稳定发展
绿色债券是指任何将所得资金专门用于资助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项目或为这些项目进行再融资的债券工具。我国绿色债券发行时间较晚,近年来发行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20年中国绿色债券在境内外市场的发行总量达到约2895亿元人民币(440.7亿美元),较2019年的3860亿元人民币(558亿美元)减少了21%。2021年上半年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快速增长,达到2013亿人民币(376亿美元)。

绿色保险增长迅速
我国绿色保险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提升。根据中国保险业协会数据,2018年至2020年我国绿色保险保额与赔付金额持续增长,2020年我国绿色保险保额达到18.33万亿元,同比增长24.9%,绿色保险赔付金额213.57亿元,同比增长11.6%。初步估计2021年绿色保险保额超过25万亿元,赔付金额达到240亿元。

我国保险资金向绿色投资领域的倾斜力度也在逐步加大。根据中国保险业协会数据,我国绿色保险投资余额由2018年的3954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5615亿元。初步估计2021年其规模将接近7000亿元。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绿色金融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绿色金融在中国的现状

8. 绿色金融的介绍

绿色金融 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投融资决策中要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要融合进银行的日常业务中,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通过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引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